春联里的“福文化”,你都了解吗?
过年了,家家户户新桃换旧符,对中国百姓家再寻常不过,也最虔诚不过,浸透在中国人骨子里,血脉里的除旧迎新的祈福,已尽在那一联联红纸,一个个方块字里了。
古往今来,天南地北的春联中,“福”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之一。而对于挥别2020庚子鼠年,迎来寄予厚望的2021辛丑牛年的人们,或许,对于“福”字会有更多的亲近与祈愿。“福满乾坤”“梅开五福”“福如东海”“洪福齐天”。那么,春联里这一个个“福”字到底承载了中国人多少的文化基因与情感愿景呢?
从“福”到“福文化”
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载:“福,佑也。从示,畐声”“示,神事也”。甲骨文的“福”字,为“双手举酒祭天”的象形文,说明原始初民认为“福”是上天所赐,“酒”象征生活富裕,所以将最好的美酒用于祭祀,祈求上天佑助。
一个简单的“福”,却是福,禄,寿,喜,财,吉六大吉祥之首,它代表“福气”“福运”“幸福”。每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,“求福,纳福,惜福,祝福”都是耳熟能详的教诲与期许,是中国福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传承和生活习惯中最简洁的概括和代表。经几千年悠悠岁月,
这个“福”在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长河中传承沉淀,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和民族情感中最核心的认同,最执着的守望,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基因之一。
春联里的“福文化”
春联中如“春”“寿”“喜”“吉”“富”“德”等,虽也寄托了中国人的美好祝愿,但相较而言,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,“福”字都属于“集三千宠爱在一身”的那位。
首先是“福”不像“春”“寿”等有确切的意涵。身体健康,延年益寿是福,儿孙满堂,父慈子孝是福,学业有成,事业成功是福,甚至大难不死,否极泰来也是有福的。比如春联“五福临门”里的“五福”,最早出自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修好德,五曰考终命”。到了东汉,“五福”变成了“长寿,富贵,安乐,好德,子孙众多”。可见“福”有多么霸道,基本上把中国人关注的好事都囊括了。
其次是春联里表达出中国人对“福”的渴求和祈愿总是多多益善,比如单纯一个“福”不够,要有“洪福”,“洪福”还不满足,要“齐天”,有什么能跟“天”相媲美的?又比如康熙皇帝写的“天下第一福”,一个“福”字中暗含了“子,田,才,寿,福”之形,寓意“多子,多田,多才,多寿,多福”。如今这个“天下第一福字碑”藏于北京恭王府秘云洞中,可供游客尽兴“摸福”。
再次是这个“福”字是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紧密贴合的。“福”是什么?是幸福。现在关于幸福的春联渐渐多了起来,“勤劳门第春光好,和睦人家幸福多”“金牛开出丰收景,喜鹊衔来幸福春”,寓意好,时代性也强,受到大家的喜爱。
去年春节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,许多传统节庆戛然而止,打乱了我们的生活。今年春节,我们倡导就地过年,家家户户还是会把这“福”字贴在门上,梁上,柱上,心上。看着它,想着它,便感觉到了浓郁的年味和团圆的幸福,便会坚信,我们可爱而强大的祖国和人民一定会福运连连,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(陈吉,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,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)

- 哪些地方的福字要正着贴?转存!(2021-02-07 09:10:15)
- 春节期间福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(2021-02-07 08:29:34)
- 福建:春节出行 省内人员可有序流动(2021-02-07 08:25:35)
- 福州:街头文艺演出 丰富新春文化生活(2021-02-07 07:23:09)
- 福州三大历史文化街区春节期间文化活动多(2021-02-06 20:29:57)
- @所有福州人,春节怎么燃放烟花爆竹,这些你该知道!(2021-02-05 17:08:57)
- 日新闻排行榜
- 周新闻排行榜
- 月新闻排行榜
- 福网推荐
-
为爱定制
卡拉,福州第一只导盲犬。它是怎么来到福州,和主人又有些怎样感人的故事?
-
分类有道
日复一日,寒来暑往,他们跟最脏最臭的垃圾打交道,还时常要遭受委屈。
-
百岁老人的“新城梦”
重阳节这一天,陈老来到滨海新城,重走自己当年奋斗的地方,对滨海新城的变化感慨万千。